繼續在羅浮宮裡晃晃,尋找另外二寶的下落!
下面的作品是席里柯的"梅杜莎之筏",內容是描述1816年法國船艦梅杜莎號擱淺,船上只剩15人。他們在絕望中意識不清,為了生存甚至吃起同伴的屍體........
下面的作品是西班牙畫家力貝拉的"瘸腿的小孩",畫中的小孩手中拿張紙,紙上寫著"看在上帝的份上,請同情我吧"!
精美的象牙雕刻!
這幅畫作有種3D視覺的錯覺,畫出許多不同層次,還有遠近深淺的感覺都藉由畫筆充分的表現出來。
兩個在纏鬥的男子,肌肉的紋理,充分表現出力與美!
狩獵與月亮女神的雕像!
下面這幅畫作是德拉克羅瓦的"自由引導人民",畫作主要是紀念1830年的法國7月革命。
下圖這就是三寶之一的勝利女神之翼(Nike of Samothrake),是大約在西元前190年的古希臘大理石雕像。有藝術史學家形容這個作品是「希臘化時代雕塑中最偉大的藝術」!
下面這個文物是西元前800至300年間的古伊特魯西亞文物,這是夫妻合葬棺。
找到了最後一寶 米洛的維納斯(Vénus de Milo),這是西元前130年至100年間的希臘大理石雕像。這雕像是希臘神話中 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,因為是在希臘的米洛斯島發現的,所以又稱為米洛的維納斯。
羅浮宮內也有許多埃及古文物的展出
羅浮宮實在是太大了,很難在短時間參觀完!而羅浮宮外面最有名的就是這個玻璃金字塔,是華裔名建築師貝聿銘的作品。塔高21.6公尺,底寬35.4公尺,一共有4個面,每面都由600多片菱型玻璃組成。
當初要蓋這個玻璃金字塔的時候,法國人很不滿,認為怎麼可以把埃及的東西建在他們這麼歷史悠久的宮殿上,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文化的侵略,而且也且也和背景以及法國的文化不相容。但是完工後,卻大受好評,成為巴黎的另外一個新地標。
這趟旅行中已經看了世界3大博物館中的2個了,大英博物館和羅浮宮。相比較的話,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大英博物館。感覺大英博物館的動線設計比較好,而且大英博物館的館藏也比較多元豐富。但是喜不喜歡這種事,本來就是很主觀的,也沒有一定的誰對誰錯,你說是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