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隔多久後,我們就走到了議事亭前地(Largo do Senado)。這是澳門的4大廣場之一,面積約為3700平方公尺。2005年的時候被聯國文教組織納入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,名列世界文化遺產之一。
在面對議事亭前地的左手邊有個換錢所,你可以來這邊換澳門幣使用。澳門也可以通用港幣和人民幣,可是港幣、人民幣都和澳門幣一同視為1:1。港幣跟台幣約是4:1,澳門幣比港幣小一點點,跟台幣的比值約是3.9:1。人民幣跟台幣的比值約是5:1,所以如果人民幣跟澳門幣視為同等的話,那持人民幣消費的就虧大了。
通常台灣旅客都會先在台灣換成港幣,然後來這邊再換澳門幣。但是澳門幣只限於澳門使用,在香港和中國大陸,可是不能使用的。
我在這邊用港幣960元換得得MOP(澳門幣) 987.8元。
議事亭前地也如同歐洲的廣場般,一定會有個噴水池。噴水池上面有座天球儀,到了晚上噴水池會打燈,變得很有氣氛。
議事亭前地的地板是黑白相間的石子地板,砌成波浪的圖形,加上周圍顏色鮮豔的建築物,更襯托出濃厚的南歐風情。
議事亭前地隔著新馬路的對面是民政總署,這是之前殖民時期統治澳門的葡萄牙人辦公處。
民政總署斜對面是郵政總局
面對噴水池的右手邊,這棟白色的建築物是仁慈堂大樓。這是在1569年由當時天主教澳門區首任主教所創立的,是中國第一間西式醫院。
面對噴水池的左手邊,有棟鵝黃色的建築物,這是澳門商業旅遊中心。
繼續往裏頭走,沿路兩旁有許多的商店,這裡稱為板樟堂前地商業區。
我們會經過下圖的玫瑰聖母堂,不過因為當時我們太早來了,所以連教堂都還沒開門。
一路上都會有指示牌指示方向,所以不用擔心會迷路。不久會我們就走到了目的地,也是澳門最重要的地標 大三巴牌坊(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)。
其實大三巴牌坊跟三不三八沒有任何關係,三巴其實是葡萄牙文聖保羅的音譯,這是聖保羅教堂的正面遺址。
聖保羅教堂完工於1637年,教堂附設聖保羅學院,是當時遠東區域的第一所西式大學。在1835年的一場大火,把整座教堂燒得一乾二淨,只遺留下目前所看到的這座教堂正面遺址。因為這面教堂正面遺址很"大",又很像中國人的牌坊,所以被稱為大三巴牌坊。
本來想早一點來,可以拍到沒有人的大三巴牌坊,看來我的如意算盤是打錯了!一大早就出現了不少的大陸觀光客,再晚一點來,整個石階上都是滿滿的人了。
大三巴牌坊很雄偉,而且雕刻非常的精美,不難想像在當時這是一座非常華麗的教堂。不過現在不讓遊客進入教堂裡面了,之前我在2011年來的時候,還可以進去,大三巴牌坊後面有座樓梯可以上到2樓的位置。
在大三巴牌坊旁邊有座小廟,這是哪吒廟。創建於1888年,改建於1901年。據說建廟之前,澳門地區流行大瘟疫,死了不少人,蓋這座廟的目的就是神廟鎮邪壓煞。
當天我在拍這個廟的時候,我走到主殿入口前想拍下主殿門口旁的對聯。此時相機看到的景象是一片模糊,我以為是相機出了問題,可是當我步出廟門口外時,相機恢復正常了。再走進主殿前,相機又變模糊。真的嚇了我一大跳!
會不會我的舉動讓哪吒不高興了,趕緊拜拜請求原諒,打消了拍照的念頭。
大三巴牌坊的後方,這邊很明顯地有座樓梯可以上到2樓,但是現在已經沒有開放讓遊客上去了。
沿著哪吒廟往下走一點,可以看見這個小小的巷子,這巷子的名稱很特別,叫做戀愛巷。
牆上已留下不少人愛的宣言
這粉紅色的牆面是不是很夢幻啊!有如戀愛中的甜蜜般,這邊也是不少電影的取景場地,而且這邊離大三巴牌坊超近的,你看下圖戀愛巷的盡頭就是大三巴牌坊了。
我們走回大三巴牌坊前,從右手邊的小徑往上走。
從這邊可以通往大炮台和澳門博物館。
這是利瑪竇的雕像,他是一位義大利神父,也是第一個對於中國文學進行研究的西方學者。同時也將天文、地理、科學等西方知識帶入中國,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。
沿著階梯往上爬,來到了大砲台。這些砲台主要是防範當時的海盜,是昔日澳門的軍事重地。
大砲台這邊還有間澳門博物館
在大砲台這可以遠眺澳門市區的景色,下圖這是澳門市區的地標-新葡京酒店。
參觀完後,我們沿著原路走回去。途中會經過大三巴牌坊前的一條小街道,這邊是有名的手信街。手信在廣東話的意思就是伴手禮,而澳門最有名的兩大手信商店就是咀香園餅家和鉅記手信。這兩家店都是販賣相當出名的糕餅,是每到到澳門來旅遊的遊客必定會帶回去的伴手禮。
而且店內的工作人員都會很大方地請你試吃,每種糕餅都能試吃,真的是大手筆!
但是糕餅說真的也滿好吃的,值得帶回去和家人朋友分享。但是這兩家店在澳門各地都有分店,所以也不用急著一定要這裡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