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完午飯後,我們繼續未完成的大圈之旅。接下來我們來到了 達松寺(Ta Som,ប្រាសាទតាសោម) 。
達松寺建於12世紀末,達松將軍協助當時的國王闍耶跋摩七世 把入侵的占婆族趕走,他也是當代最驍勇善戰的一位將軍,為國王立下不少戰功。國王為了要表彰這位將軍的勞苦功高,於是建了這座廟來紀念他。所以達松寺,又可以稱作將軍廟。
在上張圖可以看見大門上的四面佛塔,這個圖在上一篇遊記中的斑黛喀蒂寺門口也有一個。而這種門上有四面佛塔的建築的風格,代表這些建築都是在闍耶跋摩七世那個時代所建造的。
達松寺佔地不大,卻是許多攝影愛好者偏好的地點之一。
達松寺有兩個入口,一開始進來的那個門是西門,而另一頭的東門,卻是達松寺最出名的景點。
當時樹木的種子不偏不倚地掉落在東門上,樹長大之後完圈的包圍住東門,融合成一體。形成一個奇特的景象,就是從門口正面看四面佛塔的頭上有一棵樹,這個完美的巧合,促使松達寺成為吳哥窟裡面值得一訪的景點。下圖就是東門的照片!
下圖就是東門的背後,可以看見樹根緊緊纏繞住東門,二者已經融為一體。
這種樹根緊緊纏繞住建築的情況,在吳哥窟還滿常見的。我特地上網查了一下,原來這種樹木叫做絞殺榕,這名字有夠狠,夠殺!這種樹木會纏繞緊抱在活體植物上,然後寄生在該植物上,吸取對方的養分,最後奪走對方的生長空間。這種樹木又稱作殺手樹,主要是生長在熱帶雨林中。
參觀完達松寺,接下來要參觀的景點是 涅槃寺(Neak Pean,ប្រាសាទនាគព័ន្ធ) 。
涅槃寺與達松寺都是同一時期的建築,Neak Pean的意思是指纏繞的巨蛇,而古時候的人將蛇和龍視為相同,都叫做Naga。所以涅槃寺也稱作龍蟠寺。
要進入涅槃寺要經過一個長長的木棧道,棧道旁都是一大片的湖泊。
我們到的時間大約下午3點左右,這時候天上的白雲反射在水面上,看起來真的超美的!
真的很漂亮,隨便拍都可以拍出像明信片般的風景!
走完木棧道後,就抵達真正的涅槃寺,我覺得還是外面的風景比較美啊!
涅槃寺的中央有一個大的方形水池,四周連結4個小的方型水池。
中央池上有座小島,小島的雕刻是由兩條巨蛇圍繞,島上有座高塔,象徵印度教的須彌山。
而且涅槃寺在當時的功能是醫院!
古時候的柬埔寨人會在這中央水池放入草藥,中央水池的水會流向四周的4個方型小水池,而這4個小水池個代表著水、風、火、土4個屬相。醫生會判斷病人缺少哪個屬相,就到那個水池取水,替病人治病。以現在的觀點來看是覺得有點可笑,但是在古時候醫療技術不發達的年代,會想到類似中國五行的概念來調理身體,也算是滿厲害的了。
參觀完涅槃寺,接著要往今天大圈團的第7個景點出發,不知不覺今天的行程也即將告一段落。